
《增一阿含經》云:「眾共恭敬戒律,則得和合;不敬戒律,則生諍訟。」佛法中的平等,不是人人可做主,而是人人願意恭敬戒律、平等守法而住。恭敬戒律,不是被迫服從,而是主動承擔與尊重的智慧。願我們在制度中找回真正的平等,讓僧團安穩,讓修行有依。
《增一阿含經》卷三十二:「眾共恭敬戒律,則得和合;不敬戒律,則生諍訟。」
什麼是僧團中最深的平等?
不是「人人發言權」,也不是「人人可做主」,
而是——人人恭敬戒律,平等守法而住。
在佛法中,恭敬戒律,不是被動服從,
而是一種主動承擔的智慧與尊重。
當我們共同恭敬制度,我們就站在同一條修行的道路上,
不靠關係、不靠聲量,而是憑願力與戒行。
若制度成為裝飾,恭敬只流於口頭,
那麼僧團終將失和,信仰也會瓦解。
願我們都以恭敬為本,
在制度中找回真正的平等與安心的依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