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人人強調言論自由的時代,我們是否也將人本主義套用在佛法之上?佛法自有體系:以戒為根,以定為依,以慧為果。若否定佛陀所立的戒律制度,僅選用對自己有利的經文作為改革依據,那信仰的只是自我投射,而非佛法。佛性平等不代表制度可亂,僧尼戒別分明,正是清淨修行的根本次序。若真信佛,就不該與佛制為敵,而該敬畏戒律,守護佛法久住。
在這個人人都能發聲、言論自由被視為基本人權的時代,
我們是否也將這樣的價值觀,套用到佛法之上?
佛法有它自己的體系——以戒為根,以定為依,以慧為果。
若我們以人本主義來衡量佛法的制度設計,
又否定律藏所具的威權性與次第性,
那我們信仰的佛法,還剩下什麼?
若一方面否定制度,一方面又選用特定經典作為改革依據,
那我們信的不是佛法,而是選擇性的自我投射。
佛陀說: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」
但佛性平等,不等於制度可以亂;
出家眾依性別分別戒體與歸屬,這不是歧視,
而是佛治清淨的根本次序。
若你信佛,為何要與佛陀所立戒律為敵?
若你抗議的是制度、挑戰的是次序,
那你守護的到底是佛法,還是你自己的聲望與名望?
願我們誠實面對自己所信的是什麼,
若真信佛,便應敬佛所立、守佛所制,
讓佛法真正成為眾生解脫的依止。
影片觀看至臉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