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四分律》卷三明言:「若敬戒者,應依制度而行;若輕制度者,名為破法者。」在現代重視個人自由與尊重的語境中,我們必須重新理解佛法中的「尊重」——不是縱容破戒,而是以制度守護發心。佛制的慈悲,是給予每位修行者一條清淨可依的路,讓尊嚴與平等得以落實。
《四分律》卷三:「若敬戒者,應依制度而行;若輕制度者,名為破法者。」
在這個高喊「尊重每個人」的時代,
我們不禁要問:什麼才是真正的尊重?
在佛法中,尊重不是任由對方做任何想做的事,
而是讓每位修行者,都能在一套共同制度中被保護、被看見、被成就。
制度不是打壓個體,而是守護眾人;
不依制度的自由,最終會變成任性;
不依戒律的慈悲,最終會成為放縱。
尊重一個修行人,最根本的方式,
是幫助他在制度中穩定發心、持戒不退,
而不是默許他突破制度、毀壞戒法。
願我們從尊重制度開始,
真正成就每一位願意清淨修行的同行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