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雜阿含經》卷三十二記載佛陀遺教:「佛滅度後,當以波羅提木叉為師。」這不只是離別時的囑咐,更是佛法能久住世間的制度根本。當僧團依戒而住、不以情緒與關係為準繩,才能真正建立平等、清淨與和合的共修空間。
《雜阿含經》卷三十二:「佛滅度後,當以波羅提木叉為師。」
佛陀即將入滅時,對弟子們留下明確的依靠:
「佛滅後,當以戒為師。」
這不是一句象徵性的遺言,
而是佛陀親口交代的修行原則與僧團運作根本。
當我們同在一個僧團中共住修行,
若無明確的規則、若憑情緒運作,
僧團將陷入紛爭、互疑、無所依止。
而當人人皆「以戒為師」,
不以人為師、不以情為主,僧團才能真正安穩、清淨、和合。
這,就是制度的力量——
讓共修的環境有準則、有依憑,真正建立平等與尊重。
願我們都能牢記佛陀所囑,
在佛不住世之時,讓戒律代佛而住,與我們同行。